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 >

带上水泥村口集合!中国土生土长的COSPLAY“杀马特”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在90后的记忆中有着无数个“时代的泪痕”。

这包括曾经在网络上活跃的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等网红,也或者说《QQ爱》《老鼠爱大米》等被传唱大江南北的网络音乐---

它们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用很短的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存在,但同时它们的热度也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有的是因为文化的自然新陈代谢所导致,而有的则是遭到舆论的压迫乃至攻击,最终不得不泯然众人矣。比如下面这两段文字---

“涐莈冇哫夠薸湸,但対伱のぬ①直媞眞の”

“ヤ莂侢挽留,岢褦伱の渥緊,恠咃眼裡佺嘟媞矯情”

以及如下一款款色彩斑斓的造型设计---

事实上这两段你们似懂非懂的句子正是这群小哥小姐姐们爱用的聊天文字,而这个群体也有着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杀马特!

我知道直到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的此刻,也依旧有无数小伙伴将杀马特等价于NC,并不假思索的认为他们是社会的祸患。

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偏见,而长久以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无数90后都在偏见的围墙里安然若素。

但我们都错了,大错特错了,透过李一凡导演在2019年拍摄的《杀马特,我爱你》,我们终于知道这种边缘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属于杀马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值得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印记---

01.杀马特文化的缘起作为一名90后,我们不能说遍历了祖国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的发展历程。但对于过去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这却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也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发展”也代表着“城市化”浪潮的开启,一波又一波从偏远县城乃至农村到来的务工者不断的给大都市带来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孩子也就只能被迫成为老家里的“留守儿童”---

城市化浪潮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启的,这也代表着90后乃真真正正的第一代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自小时候开始就缺乏父母的爱,而到来适工的年纪后,他们又不得不为了生计而挺进城市。

只不过区别于主流媒体惯常报道的“北漂和上漂们”,区别于大众认知中的“进城就是为了改变命运”的励志。

等着这群农村小伙到来的也只是一间又一间黑工厂,以及一次比一次彻底的劳动力压榨---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知道对于这群教育水平不足也毫无一技之长可言,但却数量占比极其庞大的90后小孩来说,他们虽置身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地带,但他们的生活却几乎和老家无异(一直生活在脏乱差的城中村,居住的房子也狭窄无比)。

而他们的工作不仅单调乏味(就只是不停的在流水线上组装零部件或衣服等等),甚至还时常遭到工厂主的非人对待。

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只有一天休息,没有任何的安全制度保障(很多工人的听力都遭到了永久性的损伤),而所谓的社保就更是痴心妄想---

直接累趴在机台上的年轻人...

不仅如此,关于薪酬的发放,工厂主还会想方设法克扣员工工资(每个月仅有卑微的千来块收入,加班只有1.8元每小时,但迟到一分钟就要倒扣50块)。

而为了让员工能够乖乖的接受压迫,头三个月的工资还会延后发放,工厂只为他们提供廉价的伙食和住宿而已---

我知道至今仍有不少人觉得富士康乃血汗工厂,认为里面的一线员工都被当做机器来压榨,而每一次的跳L新闻都总会引来铺天盖地的谴责和谩骂。

但事实上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乃无数农村务工者心之向往的地方,对比起漫山遍野的黑工厂,他们最起码有足称的法规保障,也有着明确的可晋升空间,以及不知丰厚多少倍的薪酬待遇。

因此,对于这群只能在黑工厂谋生的农村小孩来说,不搞事情是不可能不搞事情的,当然,说的不是破坏社会秩序,而是拿自己的着装以及头发“开刀”。

而这种非主流形象的缘起,那就不得不提一位名叫“罗福兴”的90后,他正是公认的杀马特文化的教父---

和无数90后农村小孩一样,罗福兴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城市的谋生之路,而黑工厂的压榨生活也曾让他一度喘不过气来。

于是每到闲暇时间,他都会前去附近的黑网吧在网络游戏世界畅玩一番,久而久之也对游戏角色的造型萌生了兴趣,试图在现实世界给还原出来。

或许那个时候的他并无任何COSPLAY的概念,也不可能知道通过从地摊货买来的极其廉价的衣服、佩饰、染发剂等等材料所塑造出来的“夸张造型”居然在不久的将来会开辟出一道独特的时代风景线---

就像所有的奇迹都是黑天鹅,罗福兴的崭新造型也通过一个小小的网吧摄像头以及一根细细的网线便被无数农村90后务工者看见,并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

随后罗福兴也从自己仅有的对时尚的认知词汇中选取了“smart”来赋予新造型名字,而其直译到中文便是所谓的“杀马特”。

而为了能够聚合网上的这群志同道合者,罗福兴也创建了海量的杀马特QQ群,并赋予圈内成员一套完善的等级晋升体系:从贵族、伯爵、皇族、到宇宙之王应有尽有,只要你肯努力的贡献活跃,即可获得让圈内人羡慕的江湖地位。

几个知名的杀马特家族...

行文至此,相信各位也不难理解为何90后农村娃会如此青睐于杀马特文化了。

因为对比起自己所在的毫无未来可言的黑工厂,在各大QQ群起码能够得到一大批能够相互慰藉的家族伙伴的关爱,而且还都是同是天涯沦落的存在。

当然,哪怕是90后,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娃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并不懂得上网,而迫使他们迈入杀马特圈子的,还离不开线下的社交场合---

上图所示的溜冰场乃当地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常去的娱乐地方。

这里消费便宜,也能活动一下被流水线摧残得麻木僵化的身体,而场馆内循环不停的动感音乐以及璀璨夺目的斑斓灯光也能让玩乐者仿若置身到disco,这种氛围可是09年前后的年轻人最心之向往的事物。

不过也不是你去了就一定能够认识到朋友,通过电影里的采访我们知道溜冰场乃杀马特组织的地盘。

只要你的发型足够夸张,那你就能成为全场瞩目的对象,场馆的老板也会慷慨的免除你的账单---

上述现象对于当年第一次前往溜冰场的安小白来说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或者说有点儿不满意,她曾怒怼老板为何如此不公平对待,认为自己也是女的,免单的权利也应该适用在自己身上。

结果老板回复了一句:“如果你也换个这样的发型,那我下次就免你的单吧”。

自此安小白也成为了杀马特家族的一员,也成功在溜冰场被男孩子拖着玩乐---

事实上这群90后务工者对杀马特造型最高频次的评价当属“安全”和“自由”。

他们无不表示过自己在第一次看到杀马特造型时的荒诞感,甚至有不少人觉得滑稽搞笑乃至可怕,但奈何现实的残酷和黑暗终究将他们导向了入坑。

在经过惨无人道的黑工厂的几个月压榨之后,对杀马特造型的追求成为了他们对“自由”的唯一宣泄方式,而能够得到同家族成员的关照以及在溜冰场等社交场合得到旁人的关注则给他们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所以说90后务工者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可能不成为杀马特一员的,这种文化的存在就如同一颗朝气蓬勃的朝阳在勉励着他们的前进,也如同一碗毒性猛烈的热鸡汤,让他们能够抵御住来自黑工厂的一条又一条冷冰冰的处罚和压榨。

那时的他们虽然活得卑微,但至少是有盼望的。

他们一直渴望着在闲暇时间去发廊理个夸张的发型,然后直奔各大公园或溜冰场,并在一众家族成员的壮胆下,每一位杀马特小伙都成为了整条街最靓的崽---

只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杀马特文化来过,闪耀过,但也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02.在“主流文化”的排挤中迅速消亡正如开篇所说,至今为止杀马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和NC以及小混混密不可分,并认为他们是社会秩序的毒瘤。

于是在杀马特文化大行其道的2010年前后,中文互联网便开启了对他们的歼灭行动---

从最初的单纯在微博编造段子来嘲讽杀马特文化,到后来群攻贴吧且捏造大量污名化的图片,再到最后攻陷QQ群,甚至用舆论的压力迫使罗福兴将杀马特家族的所有Q群都解除殆尽。

这场主流文化对杀马特的进攻足足持续了近4年时间,再夹杂上甭管正规还是黑心的工厂都勒令务工者不得奇装异服的要求,最终杀马特文化也就走向了消亡,而全国各地的杀马特成员也被迫走向了“四散”。

在随后的7年多时间里,我们也再无于中文互联网看到“杀马特”三字了---

03.结语如果单纯从文化的兴衰角度来评判,杀马特的消亡也只是一种边缘文化被淘汰而已。

但如果我们肯去关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又不难发现他们失去的可能是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一次认同感获得的契机。

同为COSPLAY,这也让我想起了漫展发生的JK事件。哪怕被谴责和误解,但二次元和JK终究还存在着,也还挺拔着,甚至还有不少媒体大V出面去捍卫上海漫展的JK小姐姐的“穿衣自由”---

但杀马特文化却只能如彗星陨落般,在无数个90后小镇青年的夜空划过,却又很快消失不见了。

它是属于90后的时代泪痕,但愿每一位亲历者能够放下成见,多拾起一丢丢的理解吧。

标签: 水泥 村口集合 杀马特

相关阅读